人往高处走,只要你存活在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环境里,明争暗斗几乎是比比皆是。然而,小人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,往往会挖空心思、不择手段,对他人栽装陷害,或造谣中伤。
唯,在官场上,这类型的小人就最常见了。为了升官滥权,即使是伤天害理的事也干得出来,除了升官、贪污和享乐以外,根本不知道人类还有自我实现匡时济世等与生俱来的高贵情操。因此此等小人在伤害你的时候,你千万不要指望对方哪一天会良心发现,那简直是和小人不清洁的血统过不去。小人在谋求升迁时,总是事先圈定可能的竞争对手,然后竭其所能予以打击排挤,而不管对方是否个愿意和他竞争,相反你越是表示无所谓的心态他越认定你别有用心,从而对付你的手段也更毒辣,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世上有不想升官弄权的人。
对于此类小人,如果你有意与他过分疏远,会被心胸狭窄的小人当作你与他树敌,或认为你很看不起他,这样,你就把自己放在了他的对立面,这可是个危险的位置。但也无需违心地和“小人”套近乎,懂得“近之则不逊,远之则怨”的道理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可以了。
另一种小人,善于取宠窃权的方法之一,就是大造兴论,宣传自己。其实,只要寡廉鲜耻,这一招往往是很有效的。像历史上多数反动统治者一样,贾似道非常重视掌控宣传兴论为自己沽名钓誉,标榜所谓的“丰功伟绩”但这种表面文章,迟早会被人揭露的一天。
曾子有言,“工不独居,过不推诿”。是君子,都是这样做的,而小人恰好相反,他们想着法子向自己的头上打造光环,变着把戏向自己脸上贴金。他们往往将别人的成绩说成是自己的,再把自己的过失说成是别人的,见功便揽,遇过就推。
有的甚至在请功时,硬将芝麻话成西瓜,受过时就将西瓜话成芝麻。更有一些小人则见到容易出政绩的工作就抢着干,遇到不易出成果的工作就躲避,耍奸溜滑,聪明绝顶。如今的“政绩工程”、“形象工程”,绝大多数好大喜功的影子,“官出数字,数字出官”。也是最好的例证。为官者,应以为诫。
其实,任何时代,任何大臣,很少有不欺瞒国君,甚至平民百姓的,立了功的,就夸大自己的功劳,希望得到更多的赏赐;闯了祸的,掩盖自己的过失,以图逃脱惩罚;对同伙,则上下其手,相互吹棒;对政敌,则无中生有,诬蔑构陷。有人说:“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”,这倒是透彻掌握了做官的真谛。
而在网际网络还未发达之前,要做到这一点,其实也实在算得上容易。典型的平民百姓,很少或根本不与社会接触,他们对于国家的了解,各政治人物的认知,绝大多数来自于各方精心择写的奏疏,因而对平民百姓掩饰真情,虚报假象,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。
现今社会中,也有很多人为了升官发财,得到上级的赏识,不惜谎报政绩,甚至有报喜不报忧,看似图个大家都好,而实际上,是上害国家,下害集体平民。
面对此类小人,直接揭露他们,不仅会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,而且会让赏识他的上司难堪。有经验的从政人物,都会将自己的工作报告写得真实、具体、可信,和他人的形成鲜明的对比,引起上司的怀疑。平时和上司接触时,可以借请教问题的名义向上司暗示工作上问题的存在。让上司亲自对工作情况进行调查,不要光看报告而下定论。只要上司留心观察,亲自验证,谎言就会被揭穿。
而那位正直不呵的“上司”,其实就是你。
Saturday, October 30, 2010
Friday, October 15, 2010
第三阵线 国民的突破
第三阵线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。我们不能只单靠政府的协助。况且,时间已经证明了,在许多的国家政策上,利益几乎都并不是拥有涵盖性的,包括所有族群在内。
我们其实不能否认,政府对于国家政策,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讨好某族群的支持,而特别关照,偏向另一族群。这都是有政治目的的行政,而不是出于真心的为国为民。大家都为了国家政权,而以不择手段的方法,千方百计的剥削某一族群的权益,使用“愚民政策”来误导国民。
在外的世界在改变,社会也在随着趋势而改变。身为社会一份子的我们,也应该要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,以迎合新世纪、新生代的到来。若有人觉得,政府可以真正的完全改变成一个亲各族、为各族制造一个平台,让各族学者都有机会进入本地大学,或供于他们平等的就业机会,我只能说,这似乎是在自欺欺人,痴人说梦。
历史证明了一切,只要有权益的地方,就自然有不公正的地方。有人或许会问,两线制难道不好吗?我只能告诉他们,两线制只不过是一个民主国的必经之路,但却不是最完美的。尤其在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里,政治家总会为自己的政权打算,继续的讨好某种族,然后重复着,继续剥削某一族群的权益。
每一个联盟,必然会有很多的制约。比如国阵就有了一套“国阵协议”,虽然不知道内容是什么,但大概就是要盟友都遵守某些利益上的分配,不得违反,或反对盟友意见等的协议。
在一个如此迂腐、过时的政策上,身为国民的我们,还能够期待他们会有什么大突破,或好表现?而我们又要如何期待政府对全民有一个公平的对待?连最基本的学校、学位,和学额贷款,都必须斤斤计较你来自何族,固打制的分配,甚至对异族学业佼佼者,被大学趋于门外,这种许许多多不公平的对待,别告诉我,这不是有政治意图,这不是有意的剥削。
冰山一角。。。但身为内阁政府,代表各族政党的马华、民政,和国大党,对于此事又有何辩解?民联又如何确保自己不会走向国阵的路线?记得,只要有权利斗争和联盟的地方,就会有不公不正的制约出现。结果就将原本的为官之道,“以民为本”,改成,“协议为先”。到最后,也因为这些种种的“协议”,而促使真正利民的政策,全胎死腹中。
目前为此,建立两线制算成功的国家,包括属于亚洲的台湾、澳洲,和美国。两线制是成功了,政权也易手了,但其实并不如我们预料中的好。在许多的利民政策,也因为第两阵线的反对,而不得要领。那究竟两线制的形成,是不是必须因反对而反对?大家不妨考虑。
实际上,在一个极成熟的国家里,两线制应该是有足够能力,携手合作将国家经济和社会上的和谐带上更高一层楼。首要条件就是,大家都必须以良心做事,不平则鸣。万不可为了己身利益,互相包庇,互相维护,而扰乱政纲,驾驭皇权。
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,的确如此。大家都絮着连带关系,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治皇朝,即使主观提倡民主的民联阵线,也是如此,比如安华和女儿奴鲁,吉祥和儿子冠英。这未免会让我们产生错觉,觉得党内是否除了他们,就无人能胜任党内要务了?而这又何尝不是对少壮派政治前途的一种扼杀?
即使商业界也了解,唯有互相竞争,才会有进步,更何况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政党呢?每个人的政治理念都不相同,若以裙带关系来接管政党,这又是否意味着,他们根本没有民主的概念存在?而是要他人俯首倾听于自己的野心,实行自己的政治目的呢?到最后,口号仍然纯碎是个口号,目的也不过是用来吸引人民对他们支持的口号,这又何尝不是另一个“愚民政策”呢?
更堪的是,今天的政党人物已经到达目无法纪、目中无人、不懂得尊重苏丹的地步,竟连苏丹的命令,也可以不顺从。这全都是因为一个利益牵连的关系所引起,几乎是有意告诉苏丹们、甚至挑战最高元首,“行军在外,君命有所不从”。从霹雳州苏丹御政权的宣布,到最高元首对槟城港务局主席的委任状,这些政治人物可有遵从苏丹的命令,完成他们对苏丹的任务?如果连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命令也可以不顺从、拖延任务的领袖,我还真怀疑,他们会如何以最民主、虚心的来倾听人民的心声?
我们应该接受,并且了解,今天国家的趋势,经已到达“官民共政”的地步。如果要趋向一个成功、繁荣的国家,政府其实是不应该选择性、封锁媒体、下封口令,抑或带有威胁性的命令,意图不让公众人士做出任何政策上的批评。他们应该鼓励公众人士,善用多媒体管道,多接触国家领袖,和协助国家政府,迈向一个更完善的机制。
或许,有人又会用国家契约或什么协议的“愚民政策”,再次的约束言论自由,不肯面对自己的懦弱。但即使鸵鸟将头埋进土中,也有伸出头来透气的一天。你总是要面对逃避不了的事实。
第三阵线,打从几个月前就听说过。问题在于,我国真的需要第三阵线吗?答案几乎是肯定的。那为何我国需要第三阵线?原因是因为第三阵线乃不属于政府组织,或联盟阵线。他们都是属于非政府组织(NGO)联合而成的独立个体。该提到的优势,当然就是非政府组织的活动,并不被政府组织所干预。比如,在许多本该由政府实行的利民政策上,很多时候是因为联盟协议的关系,或被宪法所约束,结果拖上三、五、十年,最后可能却不了了之。
比方说,本地大学的学位和学额上的分配,本该应以公平政策,不分种族,有能者居先。但偏偏就是因为协议和宪法的关系,结果固打优先的往往是土著,剩下的学位,才分配给其他族群。这其实对他族学业佼佼者而言,是一项非常不公平的教育政策。
但是,因为协议上的关系,即使他族领袖都在朝,也无法突破协议上,和宪法上的约束。无可奈何,那又是否意味着,我们也就该因此而放弃、认命呢?其实我们都不该认命,既然政府不能成全我们,我们就应该选择另一管道来制衡政府政策上对我们不公平的对待,所以第三阵线的成型,是等待时候吧了。
首先,第三阵线并不受国家宪法约束,也没有土权或你我之分,在许多国家政策上,政府组织所不敢碰、不敢“要求”的,第三阵线就能以非政府组织介入、策划、并且完成任务。其二,第三阵线的出现,其实就是要制衡政治霸权,并且督促他们的行政方向。其三,第三阵线将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强势出现,以国家为根本,以国民为归依,栽种人才,同时,也拉平了现有不公的政策。
我们其实不能否认,政府对于国家政策,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讨好某族群的支持,而特别关照,偏向另一族群。这都是有政治目的的行政,而不是出于真心的为国为民。大家都为了国家政权,而以不择手段的方法,千方百计的剥削某一族群的权益,使用“愚民政策”来误导国民。
在外的世界在改变,社会也在随着趋势而改变。身为社会一份子的我们,也应该要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,以迎合新世纪、新生代的到来。若有人觉得,政府可以真正的完全改变成一个亲各族、为各族制造一个平台,让各族学者都有机会进入本地大学,或供于他们平等的就业机会,我只能说,这似乎是在自欺欺人,痴人说梦。
历史证明了一切,只要有权益的地方,就自然有不公正的地方。有人或许会问,两线制难道不好吗?我只能告诉他们,两线制只不过是一个民主国的必经之路,但却不是最完美的。尤其在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里,政治家总会为自己的政权打算,继续的讨好某种族,然后重复着,继续剥削某一族群的权益。
每一个联盟,必然会有很多的制约。比如国阵就有了一套“国阵协议”,虽然不知道内容是什么,但大概就是要盟友都遵守某些利益上的分配,不得违反,或反对盟友意见等的协议。
在一个如此迂腐、过时的政策上,身为国民的我们,还能够期待他们会有什么大突破,或好表现?而我们又要如何期待政府对全民有一个公平的对待?连最基本的学校、学位,和学额贷款,都必须斤斤计较你来自何族,固打制的分配,甚至对异族学业佼佼者,被大学趋于门外,这种许许多多不公平的对待,别告诉我,这不是有政治意图,这不是有意的剥削。
冰山一角。。。但身为内阁政府,代表各族政党的马华、民政,和国大党,对于此事又有何辩解?民联又如何确保自己不会走向国阵的路线?记得,只要有权利斗争和联盟的地方,就会有不公不正的制约出现。结果就将原本的为官之道,“以民为本”,改成,“协议为先”。到最后,也因为这些种种的“协议”,而促使真正利民的政策,全胎死腹中。
目前为此,建立两线制算成功的国家,包括属于亚洲的台湾、澳洲,和美国。两线制是成功了,政权也易手了,但其实并不如我们预料中的好。在许多的利民政策,也因为第两阵线的反对,而不得要领。那究竟两线制的形成,是不是必须因反对而反对?大家不妨考虑。
实际上,在一个极成熟的国家里,两线制应该是有足够能力,携手合作将国家经济和社会上的和谐带上更高一层楼。首要条件就是,大家都必须以良心做事,不平则鸣。万不可为了己身利益,互相包庇,互相维护,而扰乱政纲,驾驭皇权。
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,的确如此。大家都絮着连带关系,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治皇朝,即使主观提倡民主的民联阵线,也是如此,比如安华和女儿奴鲁,吉祥和儿子冠英。这未免会让我们产生错觉,觉得党内是否除了他们,就无人能胜任党内要务了?而这又何尝不是对少壮派政治前途的一种扼杀?
即使商业界也了解,唯有互相竞争,才会有进步,更何况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政党呢?每个人的政治理念都不相同,若以裙带关系来接管政党,这又是否意味着,他们根本没有民主的概念存在?而是要他人俯首倾听于自己的野心,实行自己的政治目的呢?到最后,口号仍然纯碎是个口号,目的也不过是用来吸引人民对他们支持的口号,这又何尝不是另一个“愚民政策”呢?
更堪的是,今天的政党人物已经到达目无法纪、目中无人、不懂得尊重苏丹的地步,竟连苏丹的命令,也可以不顺从。这全都是因为一个利益牵连的关系所引起,几乎是有意告诉苏丹们、甚至挑战最高元首,“行军在外,君命有所不从”。从霹雳州苏丹御政权的宣布,到最高元首对槟城港务局主席的委任状,这些政治人物可有遵从苏丹的命令,完成他们对苏丹的任务?如果连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命令也可以不顺从、拖延任务的领袖,我还真怀疑,他们会如何以最民主、虚心的来倾听人民的心声?
我们应该接受,并且了解,今天国家的趋势,经已到达“官民共政”的地步。如果要趋向一个成功、繁荣的国家,政府其实是不应该选择性、封锁媒体、下封口令,抑或带有威胁性的命令,意图不让公众人士做出任何政策上的批评。他们应该鼓励公众人士,善用多媒体管道,多接触国家领袖,和协助国家政府,迈向一个更完善的机制。
或许,有人又会用国家契约或什么协议的“愚民政策”,再次的约束言论自由,不肯面对自己的懦弱。但即使鸵鸟将头埋进土中,也有伸出头来透气的一天。你总是要面对逃避不了的事实。
第三阵线,打从几个月前就听说过。问题在于,我国真的需要第三阵线吗?答案几乎是肯定的。那为何我国需要第三阵线?原因是因为第三阵线乃不属于政府组织,或联盟阵线。他们都是属于非政府组织(NGO)联合而成的独立个体。该提到的优势,当然就是非政府组织的活动,并不被政府组织所干预。比如,在许多本该由政府实行的利民政策上,很多时候是因为联盟协议的关系,或被宪法所约束,结果拖上三、五、十年,最后可能却不了了之。
比方说,本地大学的学位和学额上的分配,本该应以公平政策,不分种族,有能者居先。但偏偏就是因为协议和宪法的关系,结果固打优先的往往是土著,剩下的学位,才分配给其他族群。这其实对他族学业佼佼者而言,是一项非常不公平的教育政策。
但是,因为协议上的关系,即使他族领袖都在朝,也无法突破协议上,和宪法上的约束。无可奈何,那又是否意味着,我们也就该因此而放弃、认命呢?其实我们都不该认命,既然政府不能成全我们,我们就应该选择另一管道来制衡政府政策上对我们不公平的对待,所以第三阵线的成型,是等待时候吧了。
首先,第三阵线并不受国家宪法约束,也没有土权或你我之分,在许多国家政策上,政府组织所不敢碰、不敢“要求”的,第三阵线就能以非政府组织介入、策划、并且完成任务。其二,第三阵线的出现,其实就是要制衡政治霸权,并且督促他们的行政方向。其三,第三阵线将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强势出现,以国家为根本,以国民为归依,栽种人才,同时,也拉平了现有不公的政策。
Wednesday, October 13, 2010
成大事者,不争一息
汉高祖刘邦即帝位后,大肆封赏了二十多位功臣。还未封赏的将领,为了争赏而争相表功。刘邦住在洛阳南宫时,见将军们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,于是召来张良询问,张良说:“陛下由平民取得天下,今已贵为天子,但所分封的对象都是旧友,而往日与陛下有仇怨的都遭到诛杀,将军们担心自身的安危福祸,所以聚在一起密谋造反。”
刘邦感到非常不安,问张良有何对策。其实张良一直以来都知道刘邦对雍齿痛恨入骨,更曾多次想诛杀雍齿,但籍与雍齿对刘邦建国的功劳频多,所以,刘邦最后也忍着一口气,即不对付他,但也不封赐他。
对于此,张良有所异议,并不认同刘邦如此不公不正的对待功臣。于是乎,张良献计,并游说刘邦为了要安抚朝中将领对刘邦的疑虑,为了不让他们有谋反之心,刘邦必须封赐雍齿。刘邦最后也接受了张良之意,封赐雍齿为邡侯!一来,刘邦想到如今刚完战,所有将士们必定还处于根疲力尽的时候,二来,国家刚在整顿的时候,如果惹怒了他们,使他们造反,刘邦肯定无法招架。所以无论事情真伪,刘邦必须以小心为上!
其实,在当时的情况来看,将军们所谈论的未必是有关谋反之事,这全都是刘邦自己制造的假现象。果真有造反的意图,张良也不会等到刘邦询问的时候才说。张良只因刘邦初即帝位,便以个人爱憎行赏论罪。造成诸臣不安,所以才忠言劝谏,希望能够改变刘邦的作风。
然而,张良为雍齿游说,尽然造成了日后刘邦对功臣的不信任,致使日后三大功臣遭到诛杀,这未尝不是张良的一句话所种下的祸根。由前者看张良;他是个忠臣,由后者看张良;他是个祸根!我认为,刘邦以平民称帝建立汉朝,所有的大臣都是当年并肩征战的伙伴,若人心不安,必会谋反,刘邦当时的心情也应该如此。
张良只不过是借刘邦的忧虑问话,而道破刘邦的心意。如果刘邦不曾有如此想过,又怎会有日后刘邦诸杀忠臣的臭名?所以当张良献意给刘邦的时候,他也轻易的接受张良的建议,平息群臣的疑虑。至于日后韩信等功臣被杀,岂是张良所能预料之事呢?
其实,这并不能说是张良的计谋高明,而是张良熟透刘邦的性格之关系。正所谓,最高招毒辣的手段,不是用刀杀人,而是用话来攻击其人弱点,而使得他日夜思索话中的真伪,直到精神崩溃,胡思乱想。
刘邦感到非常不安,问张良有何对策。其实张良一直以来都知道刘邦对雍齿痛恨入骨,更曾多次想诛杀雍齿,但籍与雍齿对刘邦建国的功劳频多,所以,刘邦最后也忍着一口气,即不对付他,但也不封赐他。
对于此,张良有所异议,并不认同刘邦如此不公不正的对待功臣。于是乎,张良献计,并游说刘邦为了要安抚朝中将领对刘邦的疑虑,为了不让他们有谋反之心,刘邦必须封赐雍齿。刘邦最后也接受了张良之意,封赐雍齿为邡侯!一来,刘邦想到如今刚完战,所有将士们必定还处于根疲力尽的时候,二来,国家刚在整顿的时候,如果惹怒了他们,使他们造反,刘邦肯定无法招架。所以无论事情真伪,刘邦必须以小心为上!
其实,在当时的情况来看,将军们所谈论的未必是有关谋反之事,这全都是刘邦自己制造的假现象。果真有造反的意图,张良也不会等到刘邦询问的时候才说。张良只因刘邦初即帝位,便以个人爱憎行赏论罪。造成诸臣不安,所以才忠言劝谏,希望能够改变刘邦的作风。
然而,张良为雍齿游说,尽然造成了日后刘邦对功臣的不信任,致使日后三大功臣遭到诛杀,这未尝不是张良的一句话所种下的祸根。由前者看张良;他是个忠臣,由后者看张良;他是个祸根!我认为,刘邦以平民称帝建立汉朝,所有的大臣都是当年并肩征战的伙伴,若人心不安,必会谋反,刘邦当时的心情也应该如此。
张良只不过是借刘邦的忧虑问话,而道破刘邦的心意。如果刘邦不曾有如此想过,又怎会有日后刘邦诸杀忠臣的臭名?所以当张良献意给刘邦的时候,他也轻易的接受张良的建议,平息群臣的疑虑。至于日后韩信等功臣被杀,岂是张良所能预料之事呢?
其实,这并不能说是张良的计谋高明,而是张良熟透刘邦的性格之关系。正所谓,最高招毒辣的手段,不是用刀杀人,而是用话来攻击其人弱点,而使得他日夜思索话中的真伪,直到精神崩溃,胡思乱想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