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October 13, 2010

成大事者,不争一息

汉高祖刘邦即帝位后,大肆封赏了二十多位功臣。还未封赏的将领,为了争赏而争相表功。刘邦住在洛阳南宫时,见将军们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,于是召来张良询问,张良说:“陛下由平民取得天下,今已贵为天子,但所分封的对象都是旧友,而往日与陛下有仇怨的都遭到诛杀,将军们担心自身的安危福祸,所以聚在一起密谋造反。”


刘邦感到非常不安,问张良有何对策。其实张良一直以来都知道刘邦对雍齿痛恨入骨,更曾多次想诛杀雍齿,但籍与雍齿对刘邦建国的功劳频多,所以,刘邦最后也忍着一口气,即不对付他,但也不封赐他。


对于此,张良有所异议,并不认同刘邦如此不公不正的对待功臣。于是乎,张良献计,并游说刘邦为了要安抚朝中将领对刘邦的疑虑,为了不让他们有谋反之心,刘邦必须封赐雍齿。刘邦最后也接受了张良之意,封赐雍齿为邡侯!一来,刘邦想到如今刚完战,所有将士们必定还处于根疲力尽的时候,二来,国家刚在整顿的时候,如果惹怒了他们,使他们造反,刘邦肯定无法招架。所以无论事情真伪,刘邦必须以小心为上!


其实,在当时的情况来看,将军们所谈论的未必是有关谋反之事,这全都是刘邦自己制造的假现象。果真有造反的意图,张良也不会等到刘邦询问的时候才说。张良只因刘邦初即帝位,便以个人爱憎行赏论罪。造成诸臣不安,所以才忠言劝谏,希望能够改变刘邦的作风。


然而,张良为雍齿游说,尽然造成了日后刘邦对功臣的不信任,致使日后三大功臣遭到诛杀,这未尝不是张良的一句话所种下的祸根。由前者看张良;他是个忠臣,由后者看张良;他是个祸根!我认为,刘邦以平民称帝建立汉朝,所有的大臣都是当年并肩征战的伙伴,若人心不安,必会谋反,刘邦当时的心情也应该如此。


张良只不过是借刘邦的忧虑问话,而道破刘邦的心意。如果刘邦不曾有如此想过,又怎会有日后刘邦诸杀忠臣的臭名?所以当张良献意给刘邦的时候,他也轻易的接受张良的建议,平息群臣的疑虑。至于日后韩信等功臣被杀,岂是张良所能预料之事呢?

其实,这并不能说是张良的计谋高明,而是张良熟透刘邦的性格之关系。正所谓,最高招毒辣的手段,不是用刀杀人,而是用话来攻击其人弱点,而使得他日夜思索话中的真伪,直到精神崩溃,胡思乱想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